豪華、運動、商務、時尚、性能等,這是大多數車型主打的賣點,但是從使用性質上來看,汽車本身只是一個代步工具,代替人步行的交通工具,站在這一角度上,購車養車、用車時才會「平常心」。
隨著使用年限和行駛里程的不斷增長,汽車狀態會隨之下降,可以會出現發動機抖動、動力下滑、油耗增加、車機失靈、按鍵故障等問題,最終導致無法順利通過機動車年檢,從而達到報廢標準。
若想延緩汽車報廢、盡可能地發揮汽車的余熱,就要重視日常保養,拋開花里胡哨地配置和功能不講,決定汽車能否上路行駛的有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其中發動機的保養最為重要!
按照使用年限和行駛里程,應該定期對發動機保養:更換機油、發動機腳墊、火花塞、清理積碳等等,不僅可以降低發動機磨損和故障率,還能提高發動機使用效果,降低油耗。
機油更換標準:歐洲兩萬公里、國內五千公里,差距為何這麼大?
新手車主可能沒有發現,不同地區的機油更換標準存在差異,國內最常見的汽車是德系車,而歐洲的機油更換標準為兩萬公里一次,國內的德系車卻需要五千公里更換一次,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提到這機油的更換,車主們首先會想到原廠,認為原廠為了實現創收,降低了機油更換周期,以此獲得利益。
當然,大部分原廠不再靠出售汽車賺錢,部分合資汽車車型甚至「賠錢賣」,縮短機油更換周期,確實可以為原廠實現創收,但部分車型已經推出了終生免費保養的福利措施,由此可見,原廠創收并不是主要因素!
差距一:道路通行環境不同
國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自然有著較高的汽車保有量,這是歐洲所不能媲美的,也正是由于汽車數量過多,以至于出現了堵車、行車慢等問題,長時間的低速、怠速狀態下,發動機的運轉壓力和時間隨之增長,勢必會影響機油的狀態,加快機油的磨損。
歐洲則不同,這里本身汽車保有量不高,加上出色的道路通行環境,很少出現怠速、低速行駛情況,發動機的磨損也隨之下降,機油更換周期得以延長!
差距二:機油屬性不同
按照發動機型號和機油質量的不同,自然存在不同的更換周期,歐洲汽車的發動機,大部分使用全合成機油,國內汽車發動機更傾向于礦物質機油,兩種既有有著不同的使用壽命,自然會影響更換周期。
差距三:汽車了解程度不同
對于大部分國內車主來說,幾乎無法弄清何時需要更換機油,只懂得到期更換,而不去觀察機油的真實狀態。
歐洲則不同,他們不會賦予汽車過多的價值,只當作一種交通工具,加上人們對于汽車了解較多,可能按照自身狀態選擇更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