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加價車,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豐田埃爾法。這款高端MPV經常需要加價近20萬元才能提到車,而即便如此,依舊難以抵擋消費者對這款車的熱情。與埃爾法受熱捧不同,其兄弟車型威爾法就沒有這般境遇了,雖然不用加價,甚至還有優惠,但是消費者就是不買賬。那麼,為啥「本是同根生」的兩大車型,如今待遇會大不同呢?
威爾法和埃爾法雖然只有一次之差,但是車型設計風格差別很大,威爾法走的是運動風,而埃爾法則是穩重大氣路線。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也體現在埃爾法和威爾法的后懸架方面:埃爾法采用的是雙橫臂式獨立懸架,舒適性更強,而威爾法則為雙叉臂式獨立懸架,更加偏向于運動性。
除了定位不同外,威爾法和埃爾法的內飾、動力、配置等方面差別并不是很大。而正是這不同的定位,就直接決定了兩款MPV在國內車市的不同境遇。大家都知道,購買高端MPV的消費者不是將它當作商務用車就是當作家庭出行用車,外觀大氣,行車舒適才是他們所追求的,而走運動路線的威爾法根本不吃香。
并且,埃爾法進入國內市場已經有10年之久,而威爾法近兩年才進入國內車市,兩者的知名度就差了不止一丁半點。另外,埃爾法在國內配額并不多,由于供不應求,不加錢需要等很久才能提車,而不差錢的土豪們自然不愿等那麼久,因此紛紛加價提車,而這不僅令廣汽豐田獲利頗豐,也鞏固了埃爾法高端MPV的市場地位。
當初,威爾法在上市時也想照搬埃爾法加價提車的方式,但這根本行不通,碰壁的一汽豐田只能將威爾法的售價原封不動,有的門店甚至還有一定的讓利。而即便如此,威爾法的銷量依舊慘淡。
可見,一些現象級車型的成功經驗其實很難進行照搬,南北豐田慣用的「雙車打法」在MPV市場有些行不通。和埃爾法相比,威爾法不但定位失敗,而且知名度和市場地位也是遠遜之,并且,埃爾法的「明星效應」也是威爾法學不來的。因此,威爾法不但沒能蹭到埃爾法的熱度,而且現在的處境也是尷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