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高集成度與維修系數,注定了在后續的養護過程中是一個大麻煩。
在人類與汽車共存的100多年歷史中,汽車扮演著基礎工具的角色,人們對汽車的要求首先是耐用,其次才是安全。
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下,人們對安全的重視程度高了起來,在過去50年將安全排在了耐用之前,但這依然改變不了它是一個工具的屬性。
既然是工具,要的是什麼?
是安全、穩定、耐用和經濟性,其次才是目前車企吹的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和舒適性能,燃油車進化了100年,將這些事情總歸是搞明白了。
退一步來看我們今天的乘用車市場,一台安全、可靠、穩定且耐用的家用車,預算10萬就可以買到,無論是國產類目中的吉利帝豪、哈弗H6,還是合資類目中的RAV4、昂科威、邁騰,都擁有不錯的綜合性能。
最近有一個詞比較火,叫六邊形戰士,形容一台面面俱到的產品。
之所以燃油車可以有這些優勢,不僅僅是企業強勢,更是產業鏈推出來的,從發動機、變速箱、懸架、電噴再到轉向系統,只要你有造車的想法,拉出一個清單,一星期內就可以給你找到所有所需的基本配件。
一個優秀的產業鏈,是打造一台好車最基本的前提。
電動車是一個全新的產品,雖然都是四個輪子、三套沙發,但背后的造車邏輯完全不同,從平台、動力再到產品力雕刻方向,電動車其實和燃油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
燃油車有的產品力,電動車都沒有。
不少人選擇電動車的理由,是電動車用起來比較省錢,尤其是在油價10塊錢高位的時候,電動車車主可以享受到5毛錢家用電價。
但事實上,電動車的后期維護成本非常可怕。
電動車背后產業鏈非常匱乏,比如說電池產業鏈,只有幾家供應商為全球電動車供貨,而不同于燃油車供應商,電池供應商背后是鋰礦供應商,全球鋰礦資源匱乏,和燃油車的鐵、PVC、橡膠原材料不同,這一原材料成本非常高。
再比如說,高集成度的電機、車機系統、芯片系統、攝像頭、雷達,這些功能性配件一旦損壞,只能換不能修。
恰恰這些都是保險索賠范圍之外的,所以也衍生出來一個新的問題,電動車的保險要比燃油車更貴,但賠付的種類卻非常少。
電動車保險貴,是因為電動車的設計更加的偏向于科技,比如說碰撞時的大燈損壞、前保險杠損壞,集成了太多的科技元件,同時電動車自燃比例要比燃油車更高,平衡利益之后電動車保費更高。
從長線角度來看,電動車的競爭力不在經濟性能上,而在于全新的生活感受上,更好的科技感、更出色的操控表現,這些是燃油車給不了的,但同樣,一個沒有強大產業鏈支撐、高集成度的新產品,必然也會帶來維護成本更高的問題。
所以說,電動車其實面臨著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一旦壞了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