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說該國擁有高超的發動機技術,比如馬自達有創馳藍天發動機、本田有地球夢和豐田有雙擎等,它們在中低端車市場確實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日本汽車熱銷全球,發動機壓根也不怕別國模仿,連中國都沒有模仿能力,哪個國家能做到,于是就有不存在技術泄露一說了。可是,這讓很多人納悶:我國拆了上萬臺日系發動機,為何至今都仿制不出來?日本發動機為何都不怕技術泄露呢?
我們都知道,日系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和三菱等這些品牌的發動機技術的確很優秀,歐美的奔馳、寶馬、福特、沃爾沃、大眾和通用等品牌發動機技術也非常棒。這些品牌都是經過上百年的技術積累,才有今天的成就,任何技術革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那麼,如今日本的發動機技術,已經形成哪些技術壁壘了呢?
第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專利壁壘。
如果說不涉及專利壁壘,任何一家車廠都可能逆向研發跟日本發動機一樣高性能發動機。其它汽車廠商就算拿到完整的圖紙給,敢生產嗎?答案是不敢。大家都知道專利意味著什麼,一旦抄襲可能面臨巨額賠償,企業或面臨倒閉。
第二個次要因素就是加工精度。
一臺發動機涉及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潤滑系、燃料系和點火系統幾個大的部件,每個部件又由若干個小零件組成。每個零件的加工精度最終會影響整臺發動機的性能。
第三個次要因素就是裝配精度。
裝配發動機這項工作非常有技術含量,日系車一旦發動機拆開維修,性能不可能達到原來的狀態。
我國在汽車工業方面確實落后,并且很多專利壁壘是無法逾越的。好在有許多不服輸的中國車企不斷追趕,差距逐漸縮小。汽車工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和綜合能力,在汽車發動機要追平歐美日韓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只要上過大學,你一定聽過所謂的天坑專業,天坑專業必涵蓋機械、材料、熱動等。而這三個專業,其實又是制造業的基石,為什麼說發動機制造業,即便沒有專利,也抄襲不了呢?
1、材料: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藝抄襲不了。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就以我們引以為傲的高鐵來說,直至今日,軸承依然需要靠進口,無論是軸承鋼、制造工藝、機加工設備及工具等,與國外都有差距。
我們是第一鋼生產國家,為什麼不直接抄呢?要知道軸承鋼是高碳鋼,含碳1%,含鉻1.5%,材料純度怎麼提高到6個9、什麼溫度結晶什麼溫度出胚等未知工藝,這需要多年研發和積累,并不是把人家的軸承鋼拿來切開做個鏡像分析就能做出來的。
2、機械:加工工藝、制造精度和公差設計這三點是抄不到的,只能靠自己不斷摸索和積累。
舉個例子,漏油漏水幾乎是所有發動機都無法繞開的話題,本質上就是密封問題,看似簡單,直接封住就好,可密封水平千差萬別。
再就拿缸蓋與缸體之間的墊片來說,墊片用幾層、密封筋和凸筋的位置放哪、設計關系是什麼、設計多高、焊點在哪兒等都需要不斷摸索和積累,仿真是無法做到的。
因為缸體缸蓋受熱后有形變、不同位置處因溫度不同形變不同、還要疊加上受到的動力沖擊和振動等影響,實際遠遠不是仿真能夠表征的,真正做過的人才知道,就一片小小的缸墊有多難。
3、熱動:內燃機燃燒涉及到氣動流動(流速、湍動能等)、燃料與助燃劑的配比以及混合均勻性(油氣混合霧化效果)、燃燒溫度、噴油時刻、點火時刻、氣門開閉時刻等,這些是抄不到的。
國內在熱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比機械材料更大,上至飛機上的渦輪發動機,下至汽車輪船上的內燃機,國產依然處于能做,但做不到高精尖。
比如比亞迪的DM-i搭載43%熱效率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是通過和AVL合作研發的,這款發動機單論復雜程度及新技術應用,并沒有很突出,僅有一個EGR系統還算近幾年比較先進一點的,僅憑不多的新技術,能做到43%的熱效率,真要歸功于燃燒做的好。
燃燒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你可以用透明缸體材料模擬單缸機的燃燒情況,但這完全不足以模擬實際情況,內燃機內通常要達到800-900攝氏度,同時多缸機的諧振效應、各缸相互之間的影響,很難模擬出,只能是通過試驗一點點摸索,需要巨大財力物力精力的堆積。
從零部件開發角度來講,目前沒有人可以自己完整的寫一個完整的技術開發文檔,而是很多個工程師前赴后繼不斷完善的一個文件,而新來的工程師直接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一個完整而健全的研發體系誕生出好的產品。
每次看到一輛好的汽車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企業完善的流程,技術路線的充分討論辯證,在研發投入上不吝嗇的開發經費,每一個認真工作的工程師等。這也涉及到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樣的,他是怎麼看待消費者的。
回到發動機本身,即便你買到了這個發動機,用行業最先進的逆向方法去拿到幾何尺寸,但是沒辦法知道為什麼這個尺寸是這麼定的,哪個尺寸可以修改,沒有在這個基礎上做可持續性的研發長期規劃。離開這些,能抄的都只是皮毛中的皮毛。
那麼,后來者如何趕超呢?還是得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而不是996壓榨工程師企圖通過抄襲來撿現成的實現彎道超車,這種不現實也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勢頭。
何況發動機算是技術復雜,生產投入很高的重資產工業品。假設一臺發動機需要100種核心技術,即使泄露90種,缺少10種也造不出同樣性能的發動機,幾百億的投資就可能打水漂。
退一步說,即使100種全部泄露,能像素級復制同樣的發動機,其中必然有若干專利壁壘,使復制的發動機很難商業化,巨額投資也無法回收。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門檻很高,一般經濟實體邁不過去。確有實力很強,投得起也賠得起的,做點什麼正經生意不好?非要擔著技術和法律風險偷技術搞山寨?
不過幸運的是,時至今日,發動機技術的提升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新能源賽道才是我們應該投入更多資源的地方。
所以說,即使技術泄露以后,你也沒法用同等成本批量生產同等質量的發動機,畢竟機械制造是一個生態體系,不是互不影響的一棵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