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生銹似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盡管車企在造車時已經進行了防銹防腐處理,可是一旦涂層被破壞,車內的鋼材接觸到空氣中的水汽還是會生銹。車體生銹會影響汽車的剛性,從而影響行車安全。很多人也提出了疑問,既然普通的鋼材會生銹,為什麼車企不用不銹鋼造車呢?
既然大家能想到這個問題,作為一直在研究造車這件事的車企又怎麼可能想不到呢?之前也有不少車企曾經嘗試過使用不銹鋼造車,保時捷就是其中一家。只不過嘗試過一次之后,大家就紛紛放棄了,保時捷還直言丟人。
作為一個百年車企,保時捷在造車的過程中有過很多大膽的嘗試。1967年,保時捷曾經嘗試尋找新的鋼材來取代現在使用的材料。保時捷的研發部門在尋找剛才的過程中發現不銹鋼不會生銹,而且硬度比普通的鋼材要高,他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于是就立即投入資金進行打造。
但是投入生產后麻煩也隨之而來,他們發現不銹鋼的硬度太大,打磨的時候需要耗費更大的力氣,原本的模具都被磨壞了,他們又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重新制造了一套模具。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他們還發現不銹鋼的延展性很差,它不像其他鋼材那樣,只要稍微加熱一下就可以根據需要打造出各種造型。不銹鋼加熱的溫度很高,而且很難彎折出自己想要的弧度,在生產的過程中也耗費了大量的不銹鋼材。
另外,不銹鋼的價格比傳統的鋼材價格還要貴,耗費的時間也比造一輛普通鋼材的汽車要大。而且不銹鋼可以解決生銹的問題,但不銹鋼汽車的緩沖能力很差,發生碰撞后無法通過變形來緩解壓力。駕駛艙的潰縮會特別嚴重,車內的駕乘人員受到的傷害往往更大。
為了打造這輛不銹鋼的911,保時捷花費了很長時間以及大量的資金。雖然最后造出來了這輛車,可是因為車身太重油耗太高,最終沒有量產。這輛車被收藏進了保時捷的博物館,只供大家游覽觀賞。
這一次嘗試讓保時捷「元氣大傷」,從此之后,保時捷再也沒有提起過用不銹鋼造車這件事。甚至每一次提起使用不銹鋼造車的事,保時捷還會覺得特別丟臉。
其實,不銹鋼看似比傳統鋼材耐腐蝕,但它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材料,它自身的弊端就注定它不適合用來造車。如果大家都能通過使用不銹鋼來改變汽車生銹的問題,那現在我們開的汽車應該都是不銹鋼汽車了。
傳統的鋼材雖然存在生銹的問題,但是現在的防腐防銹技術相比之前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只要車企在造車時做好防銹防腐處理,大家平時用車小心一些,不要破壞這些防銹防腐的涂層,汽車在使用時間內也是不太容易生銹的。
那些生銹問題比較突出的汽車,多數都是因為生產時防銹防腐沒處理到位,或者是車主沒有用心進行保養,車輛的涂層或車漆被刮花了也不知道修復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