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又上升了一個大臺階,尤其是出行方面,只要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那麼大多數家庭也愿意買一輛性價比不錯的汽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在出行的時候也方便一些,再加上便捷的高速公路,節省了大家很多時間。不過,隨著天氣溫度的不斷上升,不少車主會選擇開空調。那麼,高速上開空調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一次給你講清楚,用錯很危險!
對于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很多車主在開車的時候,習慣打開車窗,認為這樣比開空調都涼快,但是在最高限速110的高速行駛,是不可以打開車窗的,一來是因為車外的噪音很大,二來則是車速較快的情況下,風也比較大,對于車輛的阻力也是非常大,車子需要更多的動力,而這無疑是在會增加油耗,因此,總體還是開空調更勝于一些,不過,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首先,就是內循環。如果打開內循環的話,車內的溫度很容易快速降下來,隔絕車外的空氣進。但是長時間使用的話,那麼就是使得車內的空氣不流通,車內的氧氣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就會增加,從而導致車主和乘客沒有精神容易犯困等,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對于高速行駛的車輛,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遇到突發情況,是來不及反應的,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其次,如果我們打開外循環的話,就可以將車外的新鮮空氣送進車內,起到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的作用,這樣乘客和車主就不容易犯困了,注意力也相對集中一些。
如果遇到下雨天,打開外循環還可以輕松解決擋風玻璃起霧的情況。不過,長時間使用的話,則是很費油的,而且一旦遇到霧霾等惡劣天氣,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就會進入車內,對車上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最后,建議大家在夏天跑高速的時候,大家以內循環為主,每隔一段時間切換一次外循環,外循環使用的時間也就是幾分鐘左右,這段時間讓新鮮的空氣進入車內,對空氣質量進行改善,之后再切換到內循環模式。當然,如果車內部的內外循環開關是機械式的撥桿,那麼可以將撥桿放到內外循環的中間,可以在行駛的過程中,讓車外的空氣適量進入,提高空調效果。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