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細的車主總會發現意外之喜,在自動變速器換擋桿的旁邊,存在一「+」「-」號,汽車的「+」「-」有什麼用途?在汽車中控位置,每一個按鍵都有特殊的用途,每一個標識都有它特定的意思,工程師不會在這個位置無緣無故設置「+」「-」號,對于這項配置,汽車小白可能會表示毫不知情,他們也不敢就這項功能輕易地進行嘗試,但對于老司機而言,不用則已,用起來之后就容易上癮,汽車變速器換擋感旁邊的「+」「-」號是指手動模式,「+」是指手動升檔,「-」是指手動降檔。
所謂的手動模式,是指自動變速器可以像手動擋一樣操作,隨意控制變速器的擋位,當車主將變速器的控制模式由D擋切換至M擋時,變速器不可以自己升降檔,需要車主通過「+」「-」擋位來控制變速器的擋位位置。
手動模式如何切換?對于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車主首先踩住剎車將擋位下拉至「D」擋,而后向左或向右推動換擋桿(有的車輛直接向下拉一下),此時儀表盤便會顯示「M」擋,車輛進入手動模式。
對于自動變速器而言,它的擋位更換邏輯都是固定的,車輛在什麼工況下,變速器就對應處于哪一個檔位,但由于行駛路況多種多樣,車主的駕駛習慣也不盡相同,變速器的檔位控制并非滿足所有的駕駛需求,這就需要引入手動模式,針對不同的工況,針對不同的駕駛習慣,讓車主自己選擇最合適的擋位。
比如,車主想要超車,汽車則需要緊急加速,為了快速提升車輛的動力性能,車主可以通過「手動模式」故意降低變速器的擋位,讓變速器的傳動比始終處于最高的位置,發動機的轉速也變得非常高,發動機的扭矩輸出值瞬間飆升,這樣可以充分爆發車輛的加速能力。有些車主,想要車輛一直保持優秀的應答性,車輛的動力始終處于「隨踩隨有」的狀態,這時候,車主可以切換至「手動模式」,盡最大的可能提升車輛的加速能力。車主在爬坡行駛時,對車輛動力性能的要求也會比較高,此時,車主也可以切換至手動模式,通過手動降檔來提升車輛的加速能力。
還有一種工況,就是開車下地下車庫,車輛需要下一個大的長坡,坡度較陡,且道路彎彎曲曲,非常容易剮蹭,所以,車主們經常性通過踩剎車來控制車速,這種情況下,車主可以切換至手動模式,讓變速器擋位控制在M1擋,發動機轉速瞬間飆升,通過發動機的拖拽作用來降低車輛的速度,這種情況下,有三個好處:1. 車主不需要踩剎車,剎車片磨損小;2. 車輛速度低,車主比較容易控制;3. 發動機被車輛反拖行駛,它會進入斷油控制狀態,有利于節省燃油。
有一些地方處于山區,上下坡較多,在下長坡時,如果通過踩剎車來控制車速,剎車片磨損肯定會變得較為嚴重,且剎車片溫度也會變得較高,極易造成剎車失靈現象,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車主可以采用手動模式,手動掛低檔位,利用發動機的反拖作用來降低車輛的速度。
總體而言,手動模式乃是汽車的一種駕駛工況,它已經被汽車工程師給予了專業的開發,大家不要擔心使用手動模式會損壞車輛,手動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車輛的加速潛能,提升車輛的駕駛質感,當我們頻繁使用這項功能之后,會逐漸對它產生依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