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輛車買了德系車的這些朋友只要不是踩到了坑,買了斷軸的、毒內飾的,特別頭疼的這種車型,正常情況下,第2輛車再考慮德系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
這就有點像是下館子,上次去的那家店裝修得不錯,服務挺好,味道可以,價格偏低。
下次再去很正常,對不對?說不定還拉著朋友一起去,是吧?
配件便宜
首先,德系家用車的配件還算是比較便宜的,修車的時候錢包不至于太心疼,也能給我們留下不錯的印象的。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好了:大家家喻戶曉的,老款的桑塔納后視鏡,整個反光鏡100塊錢不到,使用成本是相當地低了。
很多朋友到現在還喜歡買這個二手車,拿來練手的,撞隨便撞,不出問題就行,但這個是玩笑話。
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汽車零整比體系》上面有個數據的:同價位車型比較的話,大眾的零整比是比較低的。
所謂的「零整比」啥意思?零就是零件的零,整就是整車。
就是所有的零件,1臺車子4個輪子,就每個輪子多少錢,把所有的零配件單買的價格全部加在一起,和整臺車賣多少錢比一比,多少倍。
比如說:速騰的零整比就是225.88%,就是說所有的零件單買可以買出2臺多的這個車子。
朗逸零整比265.04%,帕薩特是249%。你看,基本上都是2倍多一點,「哇」2倍多。
其他的聽聽看,雷凌491.27%,思域348.06%,軒逸346.25%,榮放501.77%。
簡單看:德系家用車修起來配件是比較便宜的,日系家用車修起來相對會偏貴一點,當然也有可能不太容易壞。
乘坐體驗不錯
除了配件便宜,德系車的空間相對也算是比較有優勢的。
好多特供車都是它們弄出來的,是不是?就大眾起的頭,代號C5的第1代國產A6加長了9公分,加高了2.2公分,還有帕薩特B5加長10公分。
抄,學,好用!寶馬5系,07款開始加長;賓士E-Class,10款開始加長;其他的B級轎車,奧迪A4,08款也加長了;寶馬3系,13款也開始加長了。
反正簡單講:德系車真的很熱衷于通過加長來換取更大的空間,而那個時候買車的朋友大多是家里的第1臺車,空間大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致命的一個誘惑。
保值率雖然不頂尖,但也不錯
而且德系車主換車的時候,保值率也不會讓他們太失望的。
J.D.Power聯合58汽車發布了個《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2021年)》。
上面的數據,按照國別來看:3年保值率第1,日系,58.3%;第2名,德系,52.8%,比美系和自主品牌的45%保值率的確還是高一點的。
雖然德系車保值率不是最頂尖,但也是行業靠前,然后換的時候多抵扣一點,體驗也不錯,加上修車也便宜。
而且這是保值率,還要考慮一個點叫「成交量」,保值率最高的日系車賣的周轉速度有可能是不如第2名的德系車的,這要考慮。
有了剛才說的那些之前用車時留下的好印象,德系車主換購的時候再選個德系,機率真不低。
新意互動發布報告《從增換購看未來5年汽車消費結構變化趨勢》,上面有個數據:德系車主再換德系車的占比38%,日系再換日系是36.7%。
而且報告上還講:大部分車主換購的時候會考慮購買更高價位的車型。
大家比較熟悉的豪華品牌BBA都是德系的,所以說,很有可能前面買的是大眾,后面有可能變成賓士、奧迪了,都是這樣的。
比如說:換購賓士的用戶中,11.1%來自寶馬,10.2%來自賓士,8.5%來自奧迪,7.9%來自大眾,都是這麼在換。
所以說,第1臺車買德系的朋友如果用的時候不出什麼大岔子,沒把你給氣死的,想把人家4S店門給堵了,橫幅一拉的,沒到這份上的。
換車大機率也會是一輛更貴、更好的德系車。
之前是邁騰,后面就A4,之前是途觀,后面是X3,都很正常。
不過,再換德系車也是要建立在買車體驗比較滿意的前提下了,要是真遇上一些頭疼的問題,還買德系車了,我還勸別人不要買德系車了。
比如說:買臺家用車,本身買這牌子,合資的也好,樣子的也好,價格貴一點也好,就圖個質量好、穩定性強。
結果維權不斷,拉橫幅拉得來都腰肌勞損了,經常都要修,人都快不行了,下次買什麼德系車!是吧?
之前的這種各種變速箱的風波、斷軸門、顆粒捕捉器堵塞什麼等等,油耗增高……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會被火死,對不對?
或者說買了臺豪華車,像是早些年的這種時候,BBA基本上都出現過的,車內異味嚴重,反復投訴找不到原因,后面真的有專業的車主發現了,是隔音棉材料不行,是吧?
還有減震器裂開來了,新車漏油了,動力電池焊點松動,開了一半出問題了……
這車子不便宜的,這可是個BBA,這可是個什麼東西,貴還這樣,是吧?正好遇到這種問題,下一輛是不太會換德系車了,這一輛車都想換了。
所以,總得來講,德系車不少地方體驗都還不錯,第1臺沒踩到坑,下一臺再買機率不小的,忠誠度也是很高的,如果真的踩到坑了,現在這臺都想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