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電動車續航崩盤解決方案有很多,所有企業的執行方式就是簡單純粹的「開源節流」。
給電動車更快的充電速度、更大的電池包容量,這屬于開源,優化BMS程序、提升電機效率、降低電量損耗速度,這屬于節流。
不得不說,開源節流策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推動了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速度,無數電動車在這一大方向下提升了綜合續航能力。
當然,我說的是正常情況下,電動車的綜合續航能力不會被打折影響日常出行。
但冬天大環境的糟糕讓這種模式的根本弊端顯露出來,即便再開源節流的電動車,從根本上來說電池冬天的低效率,讓續航崩盤速度遠遠超過想象。
北方大地12月迎來低溫期,一台標定500km左右續航的電動車,實際可提供日常使用的里程可能只有300km-350km。
為什麼會這麼少?
本身,一台500km續航的電動車需要預留至少50km的充電里程,剩余的450km日常使用打9折,也就是說人們能夠使用的公里數在400km左右。
冬天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電池活性低。
為了讓電池「活躍起來」,工程師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保溫功能,用電路系統時刻讓電動車在戶外保證一個良好的溫度。
電池活性上來了,但電量的損耗增多了。
另一方面,電動車冬天能耗更大,為了解決冬季暖風問題,車內暖風系統必須持續供暖,傳統供暖方式會消耗巨大的電量。
傳統PTC空調功率大概在5kWh左右,也就是原地暖風一小時消耗5kWh電量,啥也不干暖風10小時,電量也就GG了。
所以為了讓暖風功率更低一些,熱泵空調就來了,相比于PTC暖風,熱泵空調有著更低的功率,但也達到了2kWh功率。
退一步來看,冬天用電動車非常麻煩,電池活性低,需要給電動車提供保暖系統,還要讓供暖系統盡量不損耗電量,一番折騰下來,冬天用車的續航必然縮短。
從去年開始,大量企業開始鼓吹熱泵空調,說熱泵空調是電動車冬季用車最佳解決方案。
但在我看來,從PTC的5kWh降到熱泵空調的2kWh,根本解決不了續航崩盤的悲劇,電動車冬天的核心問題關鍵在于低溫下各方面效率都會大大降低。
不僅僅是電池狀態不佳,充電也有很多問題,此前40分鐘就能充滿的電池,放在冬天可能需要100分鐘,多出一個小時的充電時間必然會影響使用心情、出行效率。
可以說,只要電池冬天活性差的問題不解決,電動車就不會為用戶提供全面、完善的出行體驗感,燃油車之所以冬天無焦慮,是因為動力系統狀態不畏嚴寒。
而無法解決冬季用車問題,電動車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能源車,未來的產業進化方向,還有很大空間挖掘。